新聞資訊NEWS |
詳細信息
當前位置:
首頁>
詳細信息
中國動力鋰電池產能最新跟蹤報告
專欄:行業資訊
發布日期:2018-06-03
閱讀量:4432
收藏:
鋰電網訊:鋰電產業已進入PK的下半場,頭部公司紛紛加速搶占產能布局的先發優勢,隨著擴張進入,大浪淘沙后頭部公司迎來價值提升,維持行業的增持評級。摘要:鋰電擴產競備賽已進入下半場,巨頭合縱連橫競爭力持續強化,維持行業增持評級。我們認為,動力鋰電池的主力戰場將集中在前十家左右的動力鋰電池企業之間。CR10企業的戰略規劃、技術路線、產能部署等,已充分顯示將借助資本及市場拓展的實力,推動行業格局成型。維持...
鋰電網訊:鋰電產業已進入PK的下半場,頭部公司紛紛加速搶占產能布局的先發優勢,隨著擴張進入,大浪淘沙后頭部公司迎來價值提升,維持行業的增持評級。 摘要: 鋰電擴產競備賽已進入下半場,巨頭合縱連橫競爭力持續強化,維持行業增持評級。我們認為,動力鋰電池的主力戰場將集中在前十家左右的動力鋰電池企業之間。CR10企業的戰略規劃、技術路線、產能部署等,已充分顯示將借助資本及市場拓展的實力,推動行業格局成型。維持行業增持評級。 方形已成主流、軟包占比快速提升。2018年底全行業總產能將達到182GWH,根據我們的產業分析顯示,其中方形產能達到93.5GWh、圓柱產能50.5GWh和軟包產能達到38GWh,占比分別達到51%、28%、21%。①方形產能占比達一半,已成為最主要的技術路線,產能擴張增速達到36%,方形企業的產能主要集中在CATL、比亞迪、國軒、力神等,僅這4家產能2018年共達71.5GWh,占比高達85.6%,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②圓柱正在經歷技術升級,圓柱廠的產能原本基數最高,其擴張主力正在從18650向21700轉變,整體增速已趨緩。③軟包電池憑借高能量密度迅速崛起,但是由于技術門檻較高,與方形、圓柱的技術原理相差較大,所以擴張主要集中在孚能股份等軟包龍頭企業,整體產能38GWh,其中孚能、國能、卡耐的產能分別達到13GWh/13GWh/5.8GWh左右,占比同比提升近1個點左右。 產業集群的效應已經凸顯。以CATL、國軒、比亞迪、力神等巨頭為代表的企業,通過對比國內主流的10多家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及技術研發,均在加強技術研發上馬高鎳三元鋰電,另一方面加強與車企的基地產能配套,減小運輸半徑及有效降低成本,行成緊密的產能供給。產業集群已奠定了市場的基礎格局,未來的產業競爭賽將在部署完善的企業中勝出。 鋰電產業集群基地及圍繞車企工廠的配套建設正在進行。北汽供應鏈:CATL、國軒高科、孚能科技、普萊德等。北汽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為大興采育鎮,普萊德作為核心pack供應商,同在一個工業區。當前進入供應體系的電池企業孚能在順義區投資進行動力鋰電池的生產,緊密圍繞北汽新能源的產能供應。其他如CATL與上汽,也在積極的在縮小運輸距離,加快擴產。 1. 總量急速擴張,龍頭逐鹿爭霸 1.1. 鋰電頭部產能部署加快,主格局已凸顯 龍頭擴張競備賽已過半程,頭部公司競爭力突出,維持行業增持評級。我們認為,動力鋰電池的主力戰場將集中在前十家左右的動力鋰電池企業之間。CR10企業鋰電企業的戰略規劃、產能部署及配套基地建設進度,不僅反映了其資本實力及市場拓展的實力,更預示著鋰電行業格局成型的加速。通過對比國內主流的10多家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及技術研發,我們認為產業集群的效應已經凸顯,產業集群已奠定了市場的基礎格局,未來的產業競爭賽將在部署完善的頭部企業中勝出。行業集中度提升加速頭部公司價值凸顯,維持行業推薦評級。
頭部產能占比升高,中小企業生存空間持續受壓。17年以來,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為首的動力電池龍頭擴產幅度高于行業均值,CATL(17GWh)、比亞迪(16GWh)、國軒高科(10GWh)繼續產能位列前三,億緯鋰能、北京國能、孚能科技、天津力神緊隨其后,這導致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動力鋰電池行業產能CR10指數由2016年的44%提升至2017年的52%以上。當前18年一季度裝機量前十分別為CATL、國軒高科、BYD、比克電池、遠東福斯特、國能電池、萬向、智航新能源、孚能科技、哈光宇。 產能的被動擴張臨近結束,產能占比共41%的中小企業產能均值約為2.5GWh,與大型企業差距進一步拉開。從澳洋順昌、遠東福斯特、南都電源等公司的資本開支來看,基本上沒有再繼續投入的規劃,17年的投入也不及之前的規劃目標。隨著產能的集中度在快速攀升,中小企業受限于資金及技術人員儲備,產能拓展趨于理性停滯,在總體產能規劃方面相對保守。當前產能的擴張不局限于企業當地的政府資源,更多的是為配套項目而形成的以車企客戶為中心的運輸半徑內的部署。 2. 技術路線全面鋪開:方形已成主流、軟包占比提升迅速 2017年方形、圓柱、軟包三種類型電池產能分別達到68.5GWh、63GWh、23GWh,占比分別為45%、41%、15%。2018年底全行業總產能將達到182GWH,根據我們的產業分析顯示,其中方形產能達到93.5GWh、圓柱產能50.5GWh和軟包產能達到38GWh,占比分別達到51%、28%、21%。 從趨勢來看,①方形產能占比達一半,已成為最主要的技術路線,產能擴張增速達到36%,方形企業的產能主要集中在CATL、比亞迪、國軒、力神等,僅這4家產能2018年共達71.5GWh,占比高達85.6%,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這些企業的擴張手筆較大,是方形整體的高增速的主要驅動力。 ②圓柱產能擴張最為快速,增速達到8%,我們分析認為主要是由于圓柱企業競爭激烈,目前正在經歷技術升級,圓柱廠的產能原本基數最高,其擴張主力正在從18650向21700轉變,整體增速已趨緩。③軟包電池憑借高能量密度迅速崛起,但是由于技術門檻較高,與方形、圓柱的技術原理相差較大,所以擴張主要集中在孚能股份等軟包龍頭企業,整體產能38GWh,其中孚能、國能、卡耐的產能分別達到13GWh/13GWh/5.8GWh左右。 3. 三元已成主流 新增產能集中在三元鋰電池,占比提升至46%。三元擴產勢行業擴張的主流趨勢。2017年底預計磷酸鐵鋰電池產能達73.7GWh,占總產能比例為48%,較16年占比提升20個百分點。2018年從當前企業的規劃來看,延續三元鋰電擴產加速的態勢,三元電池產能將增至112.3GWh,占比也提升至62%。 此外觀察頭部公司,比亞迪由于前期在三元鋰電發力不足,18年在三元方面擴張新增5GWh。行業龍頭CATL三元產能已將有8.5GWh提升至19.5GWh,新增產能達11GWh,已滿足眾多乘用車車企的配套規劃需求。 4. 中游擴張、全面崛起沖擊全球供給 4.1. 獨角獸CATL持續擴張,沖擊全球巨頭寶座 CATL 2017年總產能達17.09GWh,其中8.5GWh為三元鋰電,主要材料體系為三元532/622,目前811體系電池正處于研發當中,預計明年有望量產。2018年產能有望達到31.5GWh,19年達到45.9GWh,2020年產能達到54GWh。 基地主要集中在福建寧德、江蘇溧陽、青海西寧等。 寧德基地:福建寧德是主要生產基地,2017年寧德基地產能達15GWh,公司上市募投為寧德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項目,規劃三期產能24GWh,到2020年公司產能將達50GWh。因此,預計2018年寧德基地產能有望達31GWh。 寧德基地:軟包產能預計1-2GWh。軟包電池是公司持續拓展國際客戶的主力產品。隨著國際客戶如戴姆勒、日產等車企對軟包電池技術路線認可度提升,公司加強在軟包電池方面的研發力度,目前已有3條軟包線,其中兩條是軟包中試線,系統能量密度250wh/kg左右。其中軟包電池有望在19年初步實現量產,預計1-2GWh左右。 江蘇溧陽基地:2016年9月投資100億元開建,規劃總產能10GWh,2018年預計達產5GWh。目前公司的主材料供應商如科達利等均已在溧陽基地附近配套相應工廠,提供配套產能。 青?;兀呵嗪R黄诩几暮竽戤a2GWh電池,二期4.26GWh已于17年底完成廠房建設及部分設備訂購,18-19年有望達產。 4.2. BYD分拆,期待三元發力 技術路線處于快速切換中,三元外供值得期待。比亞迪17年總產能已經達到16GWh,其中LFP產能達10GWh,三元電池產能6GWh,三元產能持續擴張,17年啟動青海10Gwh的三元電池產能擴充,預計完全達產時間為2019.06月。2018年規劃產能21GWh,2019年達到26GWh,2020年產能有望達39GWh。 生產基地:主要產地以深圳坑梓、惠州兩地為主、另外在青海等地也在新建生產基地。 坑梓基地產能達14GWh。2016年比亞迪自動化生產基地在深圳建設,項目分為兩期,分期建成動力鋰電產能6GWh、經過擴張產能達14GWh。 惠州基地產能2GWh。2011年在惠州建成了產能2GWh 的LFP鋰電池產能。 青海生產基地為三元工廠,產能10GWh。位于西寧經濟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和海東臨空園區,共規劃為三元鋰電產能共10GWh,項目已于2017年啟動開建,預計完全達產時間為2019年06月。周邊目前已有華泰汽車泰豐先行(5GWh以上的正極材料產能配套)。 4.3. 國軒高科—發力三元高鎳、沖刺第一梯隊 產能擴張節奏快速,多基地同步進展。國軒高科的主力產品為方形磷酸鐵鋰電池,16年具備三元鋰電池產能,目前在客車及乘用車方面客戶基本覆蓋主流車企。公司正在加快三元622動力鋰電池的研發。公司位于廬江材料基地的生產線確保下半年三元622基本可以自供,未來622生產線可切換至811生產線,NCM811預計在2019年年底、2020年年初投產。 2017年產能7.5GWh,磷酸鐵鋰產能為5.5GWh,三元產能達2GWh。2018年是公司加快產能釋放的關鍵年,預計將增加7GWh,其中合肥四期將增加5GWh三元622產能,廬江和唐山共增加2GWhLFP產能,18年底共計可達14.5GWh。其余產地包括江蘇昆山、南京、河北唐山一期(在建)。 合肥總部共三個廠,經開區布局5GWh,預計18年9月左右投產。合肥三廠剛投產,生產43Ah的電芯。 青島工廠是三元622產線,主要產品為38Ah的電芯,主要是為北汽EC180供應,然后再配套其他車型。 南京是1GWh的磷酸鐵鋰。 廬江是新增1GWh圓柱電芯的生產線。 4.4. 力神—依托21700技術,動力擴產 力神厚積薄發,發力布局21700產能。電池種類較為全面,圓柱動力及消費、方形硬殼動力電池等。圓柱技術國內排前三,21700產線是國內最早產能最大的產線,方形電池產品型號正逐步向大容量發展,主力產品為51AH,76AH、43AH左右,100AH以上的產品后續也會出來。
公司依照“一院、兩區、五基地”的戰略規劃,重點產能部署地將是華東區域,17年目前產能10GWh ,主要生產基地是天津,青島、蘇州、綿陽,武漢等。預計2018年產能將達15GWh(7.5GWh方形LFP+2.4GWh三元方形+5.2GWh三元圓柱),2020年規劃達到30GWh。
天津本部共六期產能,圓柱具有18650型圓柱電池產能為1.2GWh,方形LFP鋁殼產能3.5GWh,天津六期新增2.4GWh三元方形產能共計約7GWh。 蘇州產能共4GWh,以21700型圓柱為主,一期于2016年4月15日開工建設,2017年7月20日正式建成投產。 青島產能規劃為4GWh,青島的產線以100Ah的大容量方形LFP為主,預計2018年投產。 4.5. 億緯鋰能 公司2016年底產能2GWh,公司17年產能約7GWh,18年產能增至9GWh,主要是荊門新增1GWh三元方形和1GWh的磷酸鐵鋰,所有產能分為:1GWh軟包疊片、3.5GWh三元電池、4.5GWh磷酸鐵鋰電池。預計19年將達到11GWh,2021年達到22GWh。 生產基地: 湖北金泉生產基地,分為南北廠區。 北區:于2016年底建成產能2.5GWh 的LFP方形鋁殼電池產能。其中一廠0.5GWh、二廠1GWh、三廠1GWh。 南區:規劃7GWH。圓柱動力電池(三元18650/21700)2.5GWh,三元方形鋁殼(乘用車)1GWh,磷酸鐵鋰方形鋁殼(客車)1.5GWh,方形鋁殼儲能動力電池2.2GWh。合計7GWh。三元方形鋁殼廠房預留2GWh。 惠州金松一期:具備1GWh的三元18650電池產能。 惠州金牛項目:2017年三季度建成1GWh的疊片電池產能。 4.6. 中航鋰電 公司17年產能2.5GWh,其中三元電池約0.21GWh,磷酸鐵鋰2.23GWh。均在洛陽生產,公司18年常州部分產能達產,產能約5GWh,其中三元1.21GWh,磷酸鐵鋰3.7GWh。根據公司規劃2020年產能達15GWh。
生產基地主要為洛陽和常州。其中洛陽一二三期產能合計約2.5GWh,洛陽一期和二期合計約1GWh,磷酸鐵鋰與三元比例為4:1。洛陽三期產能以鐵鋰為主,達1.54GWh,其中磷酸鐵鋰1.5GWh,三元0.04GWh。 常州:新建產能主要在常州,合計12GWh。常州一期規劃2.5GWh,包含1GWh三元和1.5GWh磷酸鐵鋰電池,已于2017年上半年開工,預計2018年完全達產。常州二期5GWh三元鋰電項目,預計19年有望達產。后期仍有規劃常州三期約 4.5GWh。 4.7. 國能電池 2017年總產能達到11GWh,目前磷酸鐵鋰軟包電池產能占比90%,其余為三元軟包,預計2018年將在鄭州繼續擴產,總產能達到13GWh,公司規劃2020年總產能升至20GWh,未來國能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的產量也會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比例約為6:4。
生產基地:公司在2017年加速了在全國范圍的戰略布點,已經建成的基地有北京、鄭州、襄陽、重慶、海寧、南昌、新余、龍巖等八大基地。北京主要以研發、中試為主,磷酸鐵鋰產能約1GWh。鄭州為主要生產基地,目前磷酸鐵鋰軟包的產能達5Gwh,配套宇通等客車企業。其余新余、襄陽、海寧等地產能均為4億Ah左右。龍巖基地生產三元軟包電池,產能為1GW。重慶僅為pack工廠。 4.8. 孚能科技 公司是國內軟包龍頭,2017年孚能產能約為5GWh的三元軟包電池,2018年預計產能最高達13GWh,北京順義規劃8GWh產能有望于年底至19年投產。此外18年年內將開工贛州三期10GWh產能,預計將于19年開始陸續投放。
生產基地主要包括贛州、北京等地。其中贛州生產基地自2009年開始籌建,現在一期二期合計5GWh已投產,三期規劃10GWh,后面還會10GWh產能,最后形成35GWh產能。三期的10GWh產在做前期鋪墊,為19年產能做儲備。 北京順義基地規劃8GWh產能,2018年已開始廠房等基礎建設,預計將于18-19年投產。主要滿足北汽的配套需求,后續多余產能有望輻射周邊車企需求。 4.9. 卡耐新能源 公司專業從事動力鋰離子軟包電池生產銷售,2017年三元軟包電池的產能為0.75GWh,主要分布在上?;禺a能為0.25Gwh,南昌基地的產能為0.5Gwh,2018年將持續大力擴產,南京產能分布達產后供預計年底可達5.8Gwh以上。2019年產能預計將達到13.2GWh。
生產基地:公司具備南京1個技術中心、日本、北美兩個海外技術中心、5個生產基地(上海、南昌、廣西、兩個核心基地)。 南京:一期產能4GWh和二期規劃產能6GWh,預計18年年底至19年初可達產,達到10GWh生產能力。 柳州:產能規劃1GWh,2018年5月達產,未來柳州基地的產能有望繼續擴至2GWh。 上海: 產能為0.24GWh,未來規劃產能可達 0.45GWh。 南昌: 產能為0.54GWh,未來規劃產能可達0.74GWh。 4.10. 比克 公司是國內三元圓柱領域內的優質公司,2017年三元圓柱產能達5GWh,其中具備811產能1GWh,2018年公司產能達8GWh,其中最高可具備4GWh的811電池,預計2019年產能有望達到12GWh,2020年將達到20GWh。 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深圳和鄭州兩大生產基地。深圳基地主要做消費類圓柱電池,主攻三元18650鋰電池,產能3GWh。鄭州基地自2013年起建設,主要生產動力鋰電池,目前產能共4GWh,目前有6條產線正規劃做21700。 5. 乘用車供應鏈格局初具雛形 我們認為國內動力鋰電池頭部格局基本清晰,但具體企業的成長性仍需跟蹤觀察,鋰電與車企的供應關系基本顯現出雛形。 1)頭部企業的產能基本已滿足車輛全年銷量的需求。目前前十家企業的達產產能為87GWh,全年若以100萬輛銷量測算,商用車25萬輛,新能源乘用車75萬輛測算,共需動力鋰電池48GWh。商用車領域頭部鋰電巨頭的市占率較低,有大量中小鋰電企業參與競爭。乘用車企的34GWh動力鋰電池已可被前十鋰電企業基本滿足。
2)鋰電配套模式多,合縱連橫消除運輸半徑,降低成本。參股或合資,合縱連橫利益共贏。國軒高科2016年開始轉型三元,參股北汽新能源(2016年占股3.75%)取得EC180等車型供應權。CATL除廣泛綁定乘用車和商用車客戶外,5月聯手上汽集團,新設動力電池公司和電池PACK公司,分別為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CATL持股51%)與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CATL持股49%)。通過明確的利益及分工劃分,深度綁定上汽。
3)鋰電產業集群基地及圍繞車企工廠的配套建設正在進行。北汽供應鏈:CATL、國軒高科、孚能科技、普萊德等。北汽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為大興采育鎮,普萊德作為核心pack供應商,同在一個工業區。當前進入供應體系的電池企業孚能在順義區投資進行動力鋰電池的生產,緊密圍繞北汽新能源的產能供應。其他如CATL與上汽,也在積極的在縮小運輸距離,加快擴產。 上汽供應鏈:CATL、萬向A123、中信國安等。 吉利供應鏈:CATL、國軒高科、波士頓、多氟多、哈光宇等。 江淮供應鏈:國軒高科、天津力神、華霆動力等; 6. 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銷量低于預期。18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不急預期,下游車企產量下降影響電池需求,進而造成電池產品滯銷。 動力電池價格戰超預期。動力鋰電池競爭升級,價格戰持續,帶動毛利率超預期下降。 上一頁:燃料電池技術產業化面臨挑戰
|